源:唐和学问 编辑:小唐
在学问景观设计中,大家经常谈到“以人为本”。
那么,人与山水是什么关系呢?
1.人作为客体是学问景观的体验者、使用者和评价者。
学问景观是为人而建的,学问景观中的人是以学问景观为对象的使用者。
学问景观为人们提供了多种体验场所,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,
影响着人们在学问景观设计中的心理和行为。
学问景观的适宜性是通过人的感受和评价来判断的。
对环境的研究表明,敬重和关爱人们的学问景观可以提高人们的兴趣和生活质量,
获得社会的认可,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,
因此被视为一种良好的学问景观。
忽视人的需求的学问景观会加深人际陌生感,
改善环境不安适感,削弱人对环境的掌控感,
降低工作绩效,因此被视为劣质学问景观。
2.人作为主体是学问景观的创造者和建设者。
从学问景观的概念可以看出,
学问景观和学问景观设计的建立是由于人类的存在,
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进行适应、改造和创造的结果。
在这里,人们作为主体,创造和营造了优美的学问景观环境,
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。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,
学问景观存在的历史都是源远流长的,
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有着各自的特点,
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。
不同的宗教信仰、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,
使人们有着不同的学问传统、价值观和审美取向。
因此,人们设计和建造的学问景观具有多样性,
在建造学问景观的同时,学问景观成为人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,
表达了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和生活环境理想。
比如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浓厚的文人气质,这是文人造园的必然结果。
3.人与学问景观的互动。
人与山水之间是双向的关系。
学问景观作为视觉美学的对象,在空间上与人和我是分离的。
学问景观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,人对土地和城市的态度,
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想法。学问景观作为人们生活的栖息地,是一个体验的空间。
学问景观影响人的行为,
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知使学问景观与人、与我融为一体。
人们可以改造环境,创造宜人的学问景观,为人们提供理想的居住场所。
学问景观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,加深人对自身的认识,
寻求更适合的学问景观形式,并动态调整,使人和学问景观循环前进。
人与山水的关系证明了人在山水中的主体地位,
摒弃了以往“山水为神而造,为君而建”的思想,
将山水建设的目标定在了人的身上,做到了“设计为人”。
因此,学问景观设计要“以人为本”,注重“人文关怀”。
总之,人与学问景观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,
它展现了事物与我的多元关系,
这需要每一个学问景观设计师好好研究,
从而设计出高品质的学问景观,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。
为什么要选择唐和?唐和是一家从策划、设计到施工全程服务的威尼斯集团,
14年学问美学实行经典,帮助企业传达学问理念,好形象就是竞争力!唐和愿景:让城市更美丽!
唐和用有限的空间做无限的设计,以获奖创意美学设计能力,让学问与设计和谐展现。
相关文章:
学问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特色的经验总结「唐和设计」
公园学问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「唐和设计」
公园学问景观设计主要内容「唐和设计」
学问景观设计中植物设计经验总结「唐和设计」
公园道路学问景观设计原则「唐和设计」
学问景观为人们提供了多种体验场所,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,
影响着人们在学问景观设计中的心理和行为。
人与学问景观设计关系分析「唐和设计」
- 2022-12-12
- 2022-12-10
- 2021-09-03
- 2021-09-03
- 2021-08-25
- 2021-08-20
- 2021-08-19
- 2021-08-19
- 2021-08-19
- 2021-08-19
- 2021-08-18
- 2021-08-18
- 2021-02-22
- 2021-02-20
- 2021-01-20
- 2021-01-08
- 2021-01-08